直径分布与遥感

写毕业论文的时候,我整天泡在冀北杨桦混交林的数据里,分析树木直径分布规律。那会儿满脑子都是数字和图表,觉得挺有趣,但总觉得缺了点什么。后来接触到遥感,我一下子被吸引住了——原来可以用卫星从天上看整片森林,而不是只盯着地上的几棵树。我开始想象,如果把遥感的数据加到我的研究里,会不会一下子把视野拉大,看到树林的全貌。那一刻,我觉得自己论文的“小世界”好像有了个“大窗口”,特别兴奋。
真正让我下定决心考研选遥感,是有次偶然的机会。我找到一张冀北地区的卫星影像,试着放大看杨桦混交林的区域。虽然分辨率不高,但我居然能分辨出树林的边界,甚至猜到哪里可能是杨树多一点,哪里桦树密集。那种感觉就像解谜,特别过瘾。我开始琢磨,如果把这些影像数据和我的直径分布研究结合起来,能不能发现树木生长规律和地形、土壤的关系?虽然我还是个遥感新手,连软件都用得磕磕绊绊,但那种探索的冲动让我觉得,这条路值得一试。
现在准备复试,我越来越觉得遥感和我的论文方向是天作之合。杨桦混交林的直径分布,光靠地面测量总有局限,但遥感能让我看到更大的尺度——比如气候变化怎么影响树林,或者不同年份的树木分布有什么趋势。刚开始,我只是想把论文写好,可现在却有点野心了:我想用遥感工具,给这片林子讲个更完整的故事。虽然从头学遥感挺累的,偶尔也怀疑自己能不能行,但一想到能把兴趣变成未来的方向,心里就有点小激动,觉得努力一把挺值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