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与地球的CT机 | 遥感观察手记

第一次在NASA官网看到2019年亚马逊大火的卫星动图时,我像被按下了暂停键——浓烟如巨型触手在雨林间蜿蜒,橙红色的火线在深夜影像中诡谲闪烁。那一刻我突然意识到,原来人类真的拥有”上帝遥控器”:用Landsat卫星看三峡大坝如何改变长江体温,用Sentinel-2数清青海湖边藏羚羊群的数量,甚至用国产高分卫星追踪自家小区绿化率变化。现在我的手机相册里存着各种奇怪截图:台风眼的微波遥感图、故宫屋顶的热红外成像、用夜光数据制作的东亚经济发展对比动图……这些免费开放的遥感影像,成了我理解地球的作弊代码。
现在我的电脑里有个叫“地球碎片”的文件夹:
• 用葵花8号卫星做的台风眼结构动图(微波比可见光更懂风暴的肋骨)
• 故宫琉璃瓦在盛夏午后的热逃逸影像(连文物都在进行光合作用)
• 大神写的Python脚本生成的京津冀夜光污染年轮(比GDP报表更诚实的经济发展指标)
之前看着学院一个老师做塞罕坝松材线虫监测,当Sentinel-2的短波红外特征曲线和无人机多光谱数据同时指向某片落叶松林时,我突然理解了遥感的终极浪漫:它让病虫害防治从“发现枯枝后喷药”变成了“在树皮温度升高0.8℃时预警”。
遥感技术真是太有意思了。